名茶录——华南茶区(一)
【导读】
华南茶区位于我国南部,这一区域是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。有乔木、小乔木、灌木等各类型的茶树品种,茶资源极为丰富,生产红茶、乌龙茶、花茶、白茶和六堡茶等。
处于中国南部,包括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海南等地,是中国最南部的茶区。
► ► ► 气候环境
纬度低于江南茶区,多丘陵,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,年平均气温19-22℃,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,是四大茶区中降水量最多的茶区。
► ► ► 土壤
主要是砖红壤,部分地区为红壤或黄壤,土层深而厚,有机物质丰富,适合乔木型、小乔木型、灌木型茶树的生长,每年生长期在10个月以上,是青茶的主要茶区,另有红茶、白茶、黑茶等。
福建
福建产茶历史悠久,唐代就有蜡面茶、方山露芽、柏岩茶等,宋代建州(现建瓯县)是贡茶的主产地,出产龙团凤饼等40多种北苑贡茶,武夷山的武夷茶也很著名。至今全省传统名茶和新创名优茶已达60余种。著名名优茶 ——
由于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,白毫银针制成成品茶后,形状似针,白毫密被,色白如银,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。其针状成品茶,长约三厘米。
主要品种:北路银针、南路银针
北路银针:产于福鼎市,茶树品种为福鼎大白茶(又名福鼎白毫)。外形优美,芽头壮实,毫毛厚密,富有光泽,汤色碧清,呈杏黄色,香气清淡,滋味醇和。
南路银针:产于政和县、松溪县、建阳市,茶树品种为政和大白茶。外形粗壮,芽长,毫毛略薄,光泽不如北路银针,但香气清鲜,滋味浓厚。
冲泡方法:
白牡丹:主产于中国福建省的南平市政和县、松溪县、建阳市和宁德市福鼎市,是中国福建省历史名茶。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,形似花朵,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,宛如蓓蕾初放,故得美名白牡丹。
白牡丹的制造不经炒揉,只有萎凋及焙干两道工序,但工艺不易掌握。
冲泡方法:
盖碗法:像功夫茶泡法一样;
壶泡法:用90度开水温润后用100度开水闷泡;
大壶法:直接用90-100度开水冲泡。
贡眉:又称为寿眉,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品项,主产于中国福建省的南平市的松溪县、建阳市、建瓯市、浦城县等地。
大红袍:产于福建武夷山,属乌龙茶,品质优异,中国特种名茶。其外形条索紧结,色泽绿褐鲜润,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,叶片红绿相间。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,香高而持久,“岩韵”明显。
大红袍很耐冲泡,冲泡七、八次仍有香味。品饮“大红袍”茶,必须按“工夫茶”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,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禅茶韵味。注重活 、甘、清、香。
铁观音:铁观音是乌龙茶的一种,原产于福建安溪县,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,且被认为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。铁观音原是茶树品种名,由于它适制乌龙茶,其乌龙茶成品遂亦名为铁观音。所谓铁观音茶即以铁观音品种茶树制成的乌龙茶,亦有一种说法称“铁观音”名称乃乾隆皇帝所赐。
分类:
浓香型:条型肥壮紧结、色泽乌润、香气纯正、带甜花香或蜜香、粟香,汤色深金黄色或橙黄色,滋味特别醇厚甘滑,音韵显现,叶底带有余香,可经多次冲泡。
韵香型:是在传统正味做法的基础上再经过120℃左右烘焙10小时左右,提高滋味醇度,发展香气。具有“浓、韵、润、特”之口味,香味高,回甘好,韵味足。
炭焙型:在传统半发醇的铁观音茶基础上,再次用木炭进行约5-12小时的炭焙而成。炭焙型的茶叶回甘好,有独特的口感,品尝之后喉咙特别的舒爽,带有强烈的火香味。
鲜香型:鲜香型茶叶强调的是铁观音茶叶的鲜味、鲜度和市场上的“拖酸”、“鲜酸”,茶叶使用轻发酵,要求的火候较轻,茶叶中的水份保持得很饱满,口感属于鲜香轻淡型的,适合日常冲泡和欣赏。
陈茶:铁观音茶叶经烘焙、冷却、密封后储于特别仓窖中促其后熟而成。分五年、十年、十五年、十八年、二十八年等几个档次,以十年至二十八年者最佳。干茶色泽枯暗,汤色深黄、褐色或红褐色,味道温和,冲泡后微甜回甘,沉香凝韵,绵甜甘醇。
肉桂:是武夷岩茶中著名花色品种之一。肉桂又名玉桂,原为武夷名丛之一。在清朝中已负盛名。肉桂除了具有岩茶的滋味外,更以其香气辛锐持久的高香而备受人们的欢迎。
正山小种:又称拉普山小种,属红茶类。首创于福建省崇安县桐木地区。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,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。茶叶是用松针或松柴熏制而成,有着非常浓烈的香味。因为熏制的原因,茶叶呈灰黑色,但茶汤为深琥珀色。
分烟种和无烟种,用松针或松柴熏制的称为"烟正山小种;没用松针或松柴熏制的,则称为“无烟正山小种”。
金骏眉:属于红茶中正山小种的分支,原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村。金骏眉外型细小而紧秀。颜色为金、黄、黑相间。金黄色的为茶的绒毛、嫩芽,条索紧结纤细,圆而挺直,有锋苗,身骨重,匀整。开汤汤色金黄,水中带甜,甜里透香,杯底花果香显。香气特别,干茶香气清香;热汤香气清爽纯正;温汤(45℃左右)熟香细腻;冷汤清和幽雅,清高持久。无论热品冷饮皆绵顺滑口,极具“清、和、醇、厚、香”的特点。
政和工夫:为福建省三大(坦洋、白琳)工夫茶之一,亦为福建红茶中最具高山东省品种特色的条型茶。原产于福建北部,以政和县为主产区。成品茶条索肥壮重实、匀齐,色泽乌黑油润,毫芽显露金黄色,颇为美观;香气浓郁芬芳,隐约之间颇似紫罗兰香气;汤色红艳,滋味醇厚。既适合清饮,又宜掺和砂糖、牛奶调饮。
阅读